反相柱的極性較大的化合物在柱子中的保留時(shí)間相對較短,因此它們通常會(huì )先出峰。較大極性的化合物在反相柱上與柱子的非極性固定相相互作用較弱,因此在洗脫過(guò)程中很快地被洗脫出來(lái)。反相柱的固定相通常是由含有親油基團(如碳鏈或苯環(huán))的非極性化合物構成的。在反相柱上,較極性的化合物與非極性固定相之間的作用力較弱,容易從柱子上洗脫下來(lái)。與此相對應的是,極性較小的化合物與非極性固定相之間的作用力較強,容易被固定相保留
2023/07 Vink
反相柱的上樣量沒(méi)有規定的固定值,而是根據柱子的尺寸、樣品類(lèi)型、分析目的和儀器要求等因素來(lái)確定。一般來(lái)說(shuō),上樣量應該在柱子承受范圍內,并且要保持在柱子的線(xiàn)性范圍內,以避免過(guò)載或損壞柱子。一般情況下,常規分析中的上樣量在微克至毫克范圍內,對于一般的HPLC柱,上樣量通常在1-10微克之間。對于高靈敏度的分析或特定樣品的分析,上樣量可能會(huì )低于1微克。同時(shí),在上樣過(guò)程中也應考慮樣品的溶解度,不要過(guò)量上樣導
2023/07 Vink
反相柱和正相柱是兩種常見(jiàn)的色譜柱類(lèi)型,它們在分析樣品時(shí)有一些重要的區別。1. 原理不同: 反相色譜是基于液體相對于固定相而言具有較強極性的原理,常用的固定相是疏水性的碳鏈;而正相色譜是基于液相對固相而言具有較弱極性的原理,常用的固定相是親水性的硅膠或氨基硅膠。2. 選擇性不同: 由于反向和正相柱的固定相性質(zhì)不同,它們對樣品的選擇性也不同。反相柱通常用于非極性或中等極性的化合物,而正相柱則更適用于極
2023/07 Vink
在反相色譜中,化合物的極性大小對出峰順序有較大影響。一般情況下,極性較小的化合物會(huì )先被洗脫出來(lái),而極性較大的化合物則停留時(shí)間較長(cháng),后被洗脫。具體來(lái)說(shuō),以下是一般情況下極性大小出峰順序的規律:1. 非極性化合物:這些化合物與反相柱的填料相互作用較弱,因此在反相色譜中停留時(shí)間較短,先被洗脫出來(lái)。2. 低極性化合物: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極性,與反相柱的填料相互作用較強,但仍相對較小,停留時(shí)間較長(cháng),稍后被
2023/07 Vink
在反相柱上分離化合物時(shí),一般的洗脫順序是從極性物質(zhì)向非極性物質(zhì)逐漸增加。這是因為反相柱的填料通常是疏水性的,與溶劑中的水相互作用較差,因此溶于水中的極性化合物在柱上停留時(shí)間較長(cháng),洗脫順序會(huì )受到他們的極性程度的影響。下面是常見(jiàn)的洗脫順序:1. 非極性化合物:這些化合物不與填料具有明顯相互作用,所以在反相柱上停留時(shí)間較短,一般會(huì )在初始的洗脫階段被洗脫出來(lái)。2. 中極性化合物: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極性,
2023/07 Vink
高效液相色譜柱的柱效參數(Column Efficiency Parameters)是衡量柱子分離性能和效率的重要指標。以下是常見(jiàn)的柱效參數:1. 理論板數(Theoretical Plates):理論板數是衡量柱子分離效果和分離程度的一個(gè)重要參數。它表示在理想情況下,一組理論板(效率相等的連續分離階段)能夠實(shí)現的柱效。一般用N表示,計算公式為N = 16 * (tr / W) ^ 2,其中tr為
2023/07 Vink
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柱(reversed-phase HPLC column)是一種常用的HPLC柱,用于分離非極性或中極性化合物。反相柱是HPLC分析中應用最廣泛的柱類(lèi)型之一。反相柱的填料通常是由一種具有親水性的羧酸類(lèi)吸附劑(如C18、C8等)涂覆在硅膠或者親水性載體上構成。這種親水層在分析過(guò)程中形成“水膜”,而非極性或中極性溶質(zhì)在該層上不易被吸附,從而實(shí)現了溶質(zhì)的分離。反相柱對于非極性或中極性化合
2023/07 Vink
液相柱體積計算公式液相柱的體積可以通過(guò)以下公式計算:體積(V) = π * r2 * L其中,V 是液相柱的體積(單位為 mL 或 cm3);π 是圓周率,約為3.14;r 是液相柱的半徑(單位為 cm);L 是液相柱的長(cháng)度(單位為 cm)。注:在實(shí)際計算中,常常使用直徑(D)而非半徑(r)表示液相柱的尺寸??梢允褂靡韵鹿綄⒅睆睫D換為半徑:r = D / 2所以,液相柱的體積(V)也可以用以下公
2023/07 Vink